目前分類:CARS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0年的一開始對於車迷來說,是幸福的
台北車展和台灣蒙地拿帶來的Ferrari、 Maserati陪著我們跨年

sch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講到汽車的安全性,相信大家可能都會直接聯想到安全氣囊,或是ABS防鎖死煞車系統這些常常聽見的主被動安全防護吧。在被動安全部分,車體結構,尤其是車室的安全與否卻是少被人提起的重要部分。汽車的車室是駕駛與乘客所乘坐的空間。當遇上意外的時候,車室的堅固與否,與這個空間是否會受到擠壓,往往直接影響了乘員所受到的傷害。

從賽車運動當中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堅固的車室如何保護車輛的乘員,不管是房車、卡車所加裝的防滾籠,以及方程式賽車在駕駛艙部分的單體結構,都是希望能將車手所在的位置坐到最堅固,再不幸發盛意外的當下,可以給車手有最大的存活空間。還記得2007年Kubica在加拿大所發生的意外嗎?當他在安全車離場後重新起跑的那一圈,撞上了一輛Toyota的後輪而騰空飛起,完全失去控制後直接的撞上水泥護欄,再被彈到賽道的另一端,翻滾了幾圈後徹底解體的賽車才完全停住。然而,這樣嚴重的意外造成的傷勢,只是輕微的腳踝扭傷而已。也許07年太久遠,2009年Massa在匈牙利被老巴的懸掛彈簧打到後,他的Ferrari賽車筆直的插入護欄,除了被彈簧砸到的頭部之外,Massa幾乎沒有別的傷勢。這些車手可以沒有生命危險,除了緊緊綁住他們的六點式安全帶,通過賽道安規的頭盔,還有保護頸椎的HANS之外,保護了車手身體的就是那沒有擠壓變形的駕駛艙。由此可知,堅固的車室與正確使用安全裝置,其實可以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將我們可能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sch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