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星期二的憲法課
總是沒有什麼心情想聽老師講課
他總是千篇一律的講著他擬出的大綱
而他所謂的時勢的分析
也只是用他的觀點敘述當今政黨情勢
但是現在的課程名稱叫做是「民主與社會」
而不是所謂的政黨政治與選舉
我們知道,選舉活動是民主社會當中的一環
也是實踐民主最簡單的方法
不需要太多的條件,年滿二十就能夠行使這項權利
然而,這樣的題材已經在上學期的「民主憲政與國家發展」當中講述過
我們也已經浸淫在其中半年
而今,雖然課程名稱換了
卻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內容還是大同小異

一直不很了解的是
當老師要我們多了解時事的當下
為何,在上課的時候卻不拿出正在發生的社會議題分析
而只一味的分析政黨的權力分配
雖然他們是指標性的人物
只是,再這一堆爛蘋果當中
我們似乎感覺不出誰可以帶領台灣走向光明的前程
而既然要講述民主與社會這個範圍
卻又不帶領我去認識發生社會上正在發生的問題
記得民主的意涵有著
在社會上的每一份子都有權力對於政策提出意見
也有權力參與決策的過程
然而前提是必須在資訊平等的前提之下
今天曾經聽到他說出這樣的一句話
只是接下來的卻是扯上了TVBS的假新聞事件
讓本來昏昏欲睡的我有些不解
這樣的事件,與政府必須讓人民對於政策制定過程有所了解
有什麼樣的關係?
或許,在他看來新聞媒體也是必須肩負著政府傳聲筒的腳色吧?

昨天參與了樂生影展的紀錄片放映
坐在白沙大樓的穿堂看了兩部紀錄片
那天參與的人只有少數的幾位,粗估不到十人
雖然是在克難的環境裡
卻也看見了發起人的熱血未減
感覺得出他是位想要讓大家多認識這個議題的有志之士
只是這樣的一個活動卻也讓人感到有些失落
學校有許多研究社會科學的老師
可是卻沒有看見他們一起關心這樣的議題
就連上我們民主社會的老師也不見他停下腳步探頭
這不是他們所鑽研的領域嗎?
卻不見他們為這樣的議題表示意見
也許身為學生的我不了解他們的想法
只是,感覺不出他們會是這領域的學者
既然是這方面的專家
為什麼不站在學者的立場
為我們分析這樣公共議題所牽涉的面向?

這個樂生的議題是
蘇花高的議題也是
沒有見過他在課堂上拋磚
也不帶領我們去關心公共議題
只是分析所謂的族群意識
這樣的議題在每次的選戰來到
早就被炒的沸沸揚揚,心中對他也早有意把衡量的尺
二十歲的學子也少有人會在被政黨所煽動
我們不想要讓這樣的東西在煩心
生活一點的議題多一些
正在發生的問題多一些
也許,這樣的課堂不會再枯燥無味
也許,你們這些學者不會是沉默的共犯
社會學上有這樣的說法
對於正在發生弱勢遭受欺壓的問題
沉默的人也是共犯結構的一環
正在發生的問題
你可以用你的方式關心
只是不要保持沉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h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